當我們被病毒感染後,大多數是由身體免疫系統去消除病毒,而大多數藥物都不是控制病毒,只是控制所引起的症狀,以下介紹我們身體如何對抗病毒和如何增強自我免疫力。
首先要了解我們身體免疫系統如何運作。
先天免疫系統 Innate immunity 和 後天免疫系統 Adaptive immunity
抵抗 “入侵者” 病毒或細菌包括物理障礙(由各種脂肪酸和酶引起的低酸度 pH;它可以限制大多數細菌的生長),以及胃酸粘液分泌(它可以破壞病原體的蛋白質) 。
先天免疫 Innate immunity 是第二個障礙,包括免疫系統細胞,例如 自然殺傷 natural killer (NK)細胞 ,細胞因子(例如干擾素-γ),巨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 此外,鋅 Zinc 還通過細胞間粘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顯示出其抗病毒作用。
後天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是感染後第三個障礙,並且在感染後,抗體會在你生命中有記憶,例如在免疫後或成功抵抗感染之後, 它保留了所有入侵者的記憶,並加速了抗體的產生, 它包括淋巴細胞T(例如調節性T細胞)和淋巴細胞B。
先天免疫系統 Innate immunity (物理屏障和免疫細胞)的機制
病毒進入身體後經過呼吸道時,它首先與呼吸道上皮 respiratory epithelium上的非特異性受體結合,通常是醣脂 glycolipids 或糖蛋白 glycoproteins ,隨後發生膜融合 Membrane fusion 或內吞作用 endocytosis ,從而使病毒,產生新病毒會以複製,轉錄和翻譯,然後釋放這些新病毒以感染新細胞。
除了直接感染上呼吸道上皮細胞 epithelial cells ,上皮內樹突狀細胞 intraepithelial dendritic cells (DC)和位於組織中的巨噬細胞,還在氣道腔中連續通過吞噬作用和巨胞吞作用,並啟動免疫反應。
誘導的抗病毒的特徵包括對所有對抗細胞中病毒複製,在感染細胞中誘導凋亡細胞死亡,增加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表達以增強抗原呈遞,樹突狀細胞 dendritic cells (DC)和巨噬細胞 macrophages 的激活,以及刺激自然殺傷 natural killer (NK)細胞,以增強其溶解細胞活性。
在早期先天免疫反應,也產生炎性細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2,這些細胞因子通過增加粘附分子的內皮表達增加血管通透性,促進白細胞外滲,誘導急性期蛋白合成,並有助於後天免疫反應的細胞激活, 第二層屏障涉及其他抗微生物都是依賴維生素D 所產生的肽 peptides ,例如抗菌肽 cathelicidins 和防禦素 defensins。
後天免疫(抗體) Adaptive Immunity (Antibodies) 機制
病毒感染後,帶有抗原-MHC複合物, 經過淋巴管遷移到淋巴結,在這裡病毒與CD4和CD8 T 淋巴細胞 (T lymphocytes) 形成相互作用, 這些T淋巴細胞激活,增殖並分化為效應 T細胞 effector T cells ,並通過淋巴管遷移到循環系統中。 多種趨化因子在呼吸道上皮中,並導致整聯蛋白親和力發生變化,從而使效應T細胞與內皮結合,併遷移到被感染的組織中, 為了有效地清除病毒,需要 Th1效應 的T細胞,它們產生IL-2,TNF-α和 IFN-γ 來激活NK細胞,並誘導細胞溶解分子的產生。 CD8效應 T細胞和 NK細胞,然後可以誘導感染細胞的凋亡。
B細胞在對高致病性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中起重要作用。 淋巴組織中CD4 T細胞與 B細胞之間的接觸,導致它們的增殖和抗體類別轉換,其中和病毒特異性抗體,對於中和病毒和清除至關重要。
三個主要的免疫作用: 物理屏障,先天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

如何增強自我免疫力?
自我免疫是預防感染病毒的其一種有效方法,眾多非藥物方法之間,有一些營養素,例如鋅,硒,鐵,銅,β-胡蘿蔔素,維生素A,D,C和E,葉酸和植物,例如紫錐菊 Echinacea ,提出的生物學機制是這些營養素可以顯著影響免疫力的幾個組成部分。但是在眾多營養素中,已證明對所有三種免疫系統屏障都具有循證功效。營養成分是維生素C,維生素D和 鋅 Zinc,因為這三種營養成分都具有針對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

維生素C 對病毒的免疫反應
維生素C (Vitamin C) 被稱為人體必需的抗氧化劑和酶促輔助因子,可進行激素生成,膠原蛋白合成和免疫增強等生理反應。
維生素C不足會嚴重損害多個器官,尤其是心臟和大腦,因為它們都是產生大量氧自由基的高度需氧器官。事實上,由於大多數動物,除了人類和一些靈長類動物,身體都能夠自我合成維生素C,因此外,維生素C不足會引起免疫 T細胞數量減少。
維生素C通過上調自然殺傷細胞 natural killer cell(NK)和腫瘤特異性溶細胞性T淋巴細胞 tumor specific cytolytic T lymphocytes (CTL)的活性,顯示出抗病毒或抗腫瘤作用。
維生素C 在體內都可以通過L-谷氨酰內酯-γ-氧化酶 L-glunolactone-γ-oxidase (Gulo)的作用從葡萄糖合成維生素C。
維生素C通過調節自然殺傷細胞 natural killer cell(NK)表面的活化/抑制受體來上調NK細胞的活性。由於維生素C 和 自然殺傷細胞 natural killer cell(NK) 與預防普通感冒和流感密切相關
當病毒入侵身體後,維生素C如何幫助你
維生素C也可以有效地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對人類造成的嚴重或致命損害,當被病毒感染的初期維生素C濃度足夠高時,可以有效地防止由於流感病毒的複製造成的損害。但是,如果不足,則無法預防流感病毒的發病機理。
眾所周知,干擾素 interferons 1(IFN),IFN-α和-β在病毒感染後的1或2天內增加,在預防病毒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後,維生素C是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通過產生干擾素 I型 interferons 1(IFN),對抗病毒免疫反應重要的因素。當干擾素 I型增加時,信號轉導子和轉錄激活子 The phosphorylation of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STATs)的磷酸化是其受體二聚化後的關鍵信號轉導過程。
維生素C不足時,來自STAT3磷酸化也相對不足。因此,維生素C 在身體有充夠分量時,在病毒感染後STATs的激活效率會保持在最佳狀態。
我們會在另一文章再討論如何增加免疫力
相關詳細資料
相關產品資料
維生素 C Vitamin C 維他命
趙家聲
自然健康顧問
化學學士
生物醫學工程碩士
生物化學科技碩士
材料科技碩士
美國草本治療師
美國自然療法博士
參考資料
Englard S, Seifter S. The biochemical functions of ascorbic acid. Annu Rev Nutr 1986;6:365–406.
Noh K, Lim H, Moon SK, Kang JS, Lee WJ, Lee D, Hwang YI. Mega-dose Vitamin C modulates T cell functions in Balb/c mice only when administered during T cell activation. Immunol Lett 2005;98:63–72.
Hemilä H, Chalker E. Vitamin C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common cold.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1:CD000980. RNA Viruses: ROS-Mediated Cell Death.Reshi ML, Su YC, Hong JR.Int J Cell Biol. 2014;2014:467452. doi: 10.1155/2014/467452. Epub 2014 May 8. Review.
Hwang I, Scott JM, Kakarla T, Duriancik DM, Choi S, Cho C, Lee T, Park H, French AR, Beli E, Gardner E, Kim S. Activation mechanisms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during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PLoS One 2012;7:e51858.